這兩天,家住杭州紫金庭園的黃先生有了新垃圾桶,踩踩綠色的桶,就能聽到“菜梗菜葉,剩菜剩飯,果皮果殼,骨骼內臟,殘枝落葉,請投入綠色垃圾桶”的聲音,踩踩黃色的桶,聽到的是“塑料包裝、污染紙張、煙蒂塵土、一次性餐具、筒骨陶瓷,請投入黃色垃圾桶”。
這兩個會說話的垃圾分類專用垃圾桶,垃圾桶蓋上和底部各有一個開蓋按鈕,每只十升裝。在垃圾桶的蓋內有一個語音提示器,提示器會隨著居民打開蓋投放垃圾時,進行語音分類提示。這是西湖區文新街道城管科首創的,“發明人”黃麗娜今年已經54歲了,她說:“做垃圾分類宣傳好幾年了,老年人和保姆基本上都來聽過課,但對上班的青壯年很難做到100%科普到人,所以我想把分類課堂搬進家里。”
從有讓垃圾桶說話的創意,到做出成品,用了一個月。黃麗娜說:“看起來只要有個芯片,觸發發音功能就行了。”但操作起來有難度,比如三更半夜垃圾箱說話的聲音悠悠飄來,會吵到已經休息的家人,“我就想可以用光觸發發聲功能,這樣白天垃圾桶會說話,晚上垃圾桶就不說話了。”
但黃色垃圾桶比較透光,對光線太敏感,實驗時一直有問題,“后來加了小滾珠,降低黃色垃圾桶的光線敏感度,終于成功了。”
據了解,首批4050個垃圾桶,試點發放到紫金庭園、府新花園、紫林公寓三個小區的家庭,如果效果好,還將在街道的其他社區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