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垃圾分類推廣了近10年,現在幾乎回到原點。香港的《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2005年才實施,現在無疑遠遠地走在前頭。廣州曾有的超前意識,為何被反超?
一、垃圾分類公益廣告宣傳
香港影星劉青云夫妻拍攝的呼吁垃圾分類的公益廣告“藍廢紙、黃鋁罐、咖膠樽嘛,香港的電視廣告能經常聽到,廣州還從沒有公益廣告教市民如何垃圾分類,僅有的環保公益廣告,也多局限在文字口號式。
二、垃圾分類政策宣傳
打開香港環保署等政府部門網頁,《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都市固體廢物管理政策大綱(2005-2014)》、《香港環保卓越計劃》等相關資料搜索目不暇接。甚至連全港每一個路邊垃圾桶的位置,都可以查詢到。
而在廣州呢?不但官方網站搜索難以尋覓這類信息指引。就算詢問環衛工人,他們也大多不知道什么是規范的垃圾分類,僅僅懂得哪些垃圾可以賣。
香港街頭垃圾桶,有明確指示引導市民分類投放垃圾
臺北軌道交通垃圾桶引導市民分類投放
臺北夜市大容量垃圾桶引導市民分類投放
在倡導垃圾分類的今天,在廣州街頭丟垃圾,是否會為無法正確分類投放垃圾而困惑呢?今天凌晨,廣州市城管委通過廣州市政府采購網進行采購,欲花80萬元邀請有資質單位,在12個月內將市區20個公園、步行街400個垃圾桶位轉換為“資源回收箱”和“其他垃圾桶”的分類垃圾桶。
在招標文件中,城管委詳述現有垃圾桶的不足:當前在垃圾分類推進過程中,經常遇到分類垃圾桶不符合分類習慣的問題,可回收物與其他垃圾桶容易混淆。同時,傳統的垃圾桶設置對垃圾投放無明顯導向性要求,比如投放紙類和瓶罐類都是同樣的投放口,導致垃圾分類投放難,分類垃圾桶往往成了混合垃圾桶。
城管委在招標文件中明確要求,新一代廣州分類垃圾桶能正確引導市民分類投放垃圾。
招標文件稱,“需要學習借鑒臺灣、香港的一些經驗,將可回收物桶或者資源回收桶與其他垃圾桶明顯區別開來,以便從設計制作上符合市民分類投放垃圾的需求。尤其是,將可回收物垃圾桶或者資源回收桶獨立設置以后,更便于此類物質的專業收運和利用。”
根據招標文件,中標單位需要在中標后12個月內,設計出垃圾分類桶一套,并按設計要求改造公共場所400個現有垃圾桶。這些新款分類垃圾桶,明年將在廣州市區的20個公園、步行街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