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市文峰大道等路段新增了部分垃圾分類收集點,將設置首批50個垃圾分類收集點試點,主要分布在市區繁華路段及廣場、學校附近。
垃圾分類收集點亮相街頭
生活垃圾分類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話題。3月29日,在市文峰大道中段,顏色鮮艷的垃圾分類收集點映入市民的眼簾,只見白色的圍擋里放置著三個顏色各異的分類垃圾桶。綠色垃圾桶上標注著“可回收垃圾”,紅色垃圾桶上標注著“不可回收垃圾”,黃色垃圾桶上則標注著“有害垃圾”。此外,為了確保 市民更好地區分,每個垃圾桶上還標注出此類垃圾包含的種類。
“本來不知道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看了上面的標注,心里 就清楚多了。”市民張先生說。靠近垃圾桶,細看發現,可回收垃圾桶上標注著塑料、紙張、牛奶盒,不可回收垃圾桶上標注著紡織品、污染紙張、一次性餐具,有 害垃圾桶上則標注著過期藥品、廢電池、電子產品。
那么垃圾是否如垃圾桶上面標注的那樣被分類入桶了呢?隨手掀開垃圾桶,發現可回收垃圾桶中是一些塑料和牛奶盒,不可回收垃圾桶中有孩子的紙尿褲等,基本是“分類入桶”。
50個收集點本周安裝完畢
“我們設置的垃圾分類收集點,大都在人流量較大的地方,如繁華路段、廣場、學校周邊等。”市環衛處廢棄物管理科科長路靜雪說,通過考量人流量等諸多因素,我市首批50個垃圾分類收集點試點在各區的分布數量不同。其中,文峰區設置了23個,北關區設置了8個,殷都區設置了5個,高新區設置了6個,龍安區 和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分別有4個。
現在有害垃圾桶還沒有完全到位,市區50個垃圾分類收集點將會在一個星期之內陸續安裝完畢,屆時,市民可將垃圾分類投放進收集點的垃圾箱內。
垃圾分類運轉系統仍存瓶頸
設置垃圾分類收集點是件好事,我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曾提過多次,那么,設置垃圾分類收集點后,將面臨怎樣的瓶頸?
目前我市城區生活垃圾日均收運量約1200噸,這些垃圾里包含不少紙類、金屬、玻璃、塑料制品、橡膠制品、廢舊家電、家具等可以回收的 垃圾,而燈管、家用化學品、電池等廢棄的有害垃圾也不少。市民把這些垃圾扔進自家附近的垃圾桶后,會由小區物業管理部門收集,之后環衛部門會統一運到垃圾 場進行衛生填埋。
實行垃圾分類,源頭上的分揀工作較難保障,必須保障市民正確投放垃圾,我們的環衛工人才能進行運送,由于我市目前垃圾分類運轉系統并不完善,終端處理設施也沒有完全到位,從資金到分揀垃圾后的終端配套設施的設置,都存在不小的難度,因此在處理分類垃圾上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和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