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我市堅持將實施生活垃圾分類作為綠色發展的重要內容,從源頭上減少污染、防治污染,著力改善生活環境,積極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
在硬件建設中,我市設置分類垃圾桶約6000組。其中,中心城區道路兩側共設置分類收集垃圾桶約3700組,全市42個A級旅游景區設置分類垃圾桶約1300組,中心城區公共機構、部份居民小區設置了分類垃圾約1000組。同時,全市投放分類運輸車輛約206輛,實現了中端分類運輸,有效緩解末端處置工作壓力。
加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建成安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處置能力達到了1100噸/日;建成平壩區生活垃圾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將生活垃圾作為生產水泥的輔助燃料,實現資源化利用,處置能力達到了200噸/日。加強對全市生活垃圾填埋場的正常維護管理,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達到了1860噸/日。
強化中心城區配備易腐垃圾處理設施。建成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及無害化處置項目(鴻能環保能源科技公司餐廚廢棄物處置中心),日處理餐廚垃圾達到了100噸。
其次,我市還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工作。我市現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持證企業4家。其中,醫療廢棄物收集處置單位1家,廢礦物油收集處置單位1家,廢鉛蓄電池收集處置單位2家。有效促進了我市有害垃圾處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