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高中生研制的聲控垃圾桶。

近日,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學3名學生制作出的聲控垃圾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4月12日,記者來到學校,見到了這個會“說話”,還“聽得懂”方言的垃圾桶。
“垃圾分類。”“嗯,我來了。”“舊玩具。”“可回收垃圾。”“湯勺。”“可回收垃圾。”“剩飯剩菜。”“廚余垃圾。”一問一答間,高二五班的張澤華向記者現場演示了聲控垃圾桶的使用方法。面對整齊擺放的分類垃圾桶,看著手中不知道該扔進哪個桶中的垃圾,你再也不用糾結了,只需開口說出垃圾名稱,對應的桶蓋便會打開。
隨后,與張澤華同班的張針杰和王炎琛分別用方言說出垃圾名稱,垃圾桶也都迅速回答,并打開對應桶蓋。“目前,只要和普通話讀音相近的方言,都可以控制這個垃圾桶,差太多的,它就聽不懂了。”張澤華說。
“因為相同的愛好,我們3人聚在一起,經過長時間的考察,我們發現,在垃圾分類的大環境下,很多人對自己投放的垃圾到底屬于什么垃圾并不清楚,我們便萌生出制作一個東西的想法,讓它來解決人們在垃圾投放中遇到的問題。”張澤華說。
在學校的支持下,張澤華、張針杰、王炎琛3人將想法付諸實踐。在實際操作中,因為沒有用標準件,他們遇到了發熱、語音識別不靈敏等多種問題,在老師的指導下,3人制作出了這款聲控垃圾桶。
“我們花了3個月時間,制作出了這個垃圾桶,但是我們仍有一些不滿意的地方,它的垃圾分類題庫還不是很全面,目前只包含了100種垃圾。未來,我們希望它能聽懂更多種方言,垃圾分類的題庫也更豐富,遇到哪種垃圾都不會被問住。”張澤華說。
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學科技創新中心負責人李云海表示,學校面向起始年級的所有學生開設了人工智能、3D打印、編程等科技課程,針對學有余力,對科技創新興趣濃厚的學生,還開設了航模、編程等競賽類社團。“這些科技課程和競賽類社團充分鍛煉了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動手能力,讓孩子們的想法得以通過實踐去驗證,是特別好的理論結合實踐的教育形式。”李云海說。